易秋平副教授應邀在“惟新論壇”作學術報告 ——談國家課題申報經驗

12月14日下午4:00,我院舉辦了第四十七期“惟新論壇”。優秀學者易秋平副教授應邀作了題為“國家項目申報的“四不要”與“四要””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在三教301會議室舉行,由77779193永利副院長戴魁早教授主持,學院部分老師及在讀碩博士生參加了本次活動。

 易博士站在哲學的高度針對國家課題的申報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她指出,所謂“四不要”與“四要”歸根到底就是要處理好四大關系,即“快與慢”的關系、“标題與論證”的關系、“技巧與内功”的關系、“多與少”的關系。

    關于“快與慢”的關系,易博士認為申報國家課題不能急功近利,絕不可“逢題必報”,而應當平時多積累,隻有厚積薄發才能水到渠成;雖然申報結果很重要但更應将快樂寄于課題申報的過程中。對于靈感的來源,易博士認為,靈感來自平時的積累,來自思維遷移的能力,來自抽象和概念化的能力。

    關于标題與論證的關系,易博士指出不要一味地追求題目的标新立異,更要注重論證的深度。當一份申請書的論證配不上題目的新意時,評審專家就有足夠的理由否定你。特别地,她強調在論證過程中要做到邏輯與證據的統一,沒有邏輯的證據堆砌和沒有證據的邏輯推理都是無效的。

    關于技巧與内功的關系,易博士指出申報書的寫作技巧固然重要,但如果隻是講究技巧而忽視内功,也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标。她強調申報者需要注重對經濟學經典著作的閱讀,從中吸收養分、增強自身内功。她認為應當形成教學和科研相互促進、良性互動的局面,并且指出自己所申報成功的兩個課題都與當初所承擔的新的教學課程有關,從課程中吸收養分并找到了課題寫作的靈感。

    關于多與少的關系,易博士認為在寫作課題申報書之前,閱讀适當數量的文獻、了解相關研究進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文獻閱讀太多也有可能讓自己感覺問題都已被他人解決由此帶來更大困惑。因此申報者更應當具備“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心态。最後,易博士強調在課題申報過程中要認清多重關系,要秉承“中庸之道”。

    報告結束後,我院老師與易博士就國家社科課題的選題及大家所關心的其它科研問題進行了熱烈讨論與充分交流,全體與會者獲益匪淺。戴魁早教授對本次活動作了點評與總結,充分肯定了易秋平同志此次講座的思想高度,并對其為講座的艱辛付出表示衷心感謝。此次活動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ec48d5bbb7bf4a19a13759efef2855b9.jpg

4fb25a7cc68248ae8b20d0903192f006.jpg

5e43cd1164614111bcd8e2303a54bda6.jpg


Baidu
sogou
Baidu
sogou